牙龈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视急救黄金时间,你离保命只差几分钟 [复制链接]

1#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急救日”,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在所难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如果不及时医治或者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危急关头救人救己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看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的处理方法,一定要收藏好!

这些急病和意外伤害很要命!

#01

心脏性猝死、心梗、心脏骤停

心脏性猝死由于发病突然,且抢救难度大,导致死亡率较高。突发心梗的诱因也常与身体的迷走神经有很大关系,而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急救贴士:

判断:是否还有意识、呼吸、脉搏;

呼救:立即拨打;

按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护车到达,有能力及条件的可以进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AED除颤。

#02

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致残率高的特点。这类疾病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而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致死、致残率。

急救贴士:

立即拨打;

让对方躺平,把头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

及时打开扣子,如有假牙也应及时取出,以免呼吸不畅。

#03

异物卡喉

当异物卡喉,有些情况会阻塞气道,如果完全阻塞,人无法获得氧气会出现窒息,数分钟内不及时抢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急救贴士:

应及时呼救并立刻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不要直接拍背,更不要伸手去抠,这样只会让气道异物落得更加深。对准肚脐上两公分,一手握拳一手包拳快速挤压5次。如果是一个孩子,一手托后脑勺一手卡下巴把他翻过来,头朝下45度趴在你腿上,掌根拍打后背直到把异物咳出。

#04

各种外伤

牙齿磕断:牙齿受到外伤发生折断或脱落,超过1小时,牙齿存活的成功率会明显下降。

手指割断:手指不慎割断,离体的手指失去供血易坏死,一般6小时内进行再植手术,断指成活率较高。

异物入眼:伤口处有异物插入。

急救贴士:

及时止血和包扎;

保鲜袋旁边放置冰袋或冰块保持低温保存脱落的部分,然后携带着及时就医;

异物插入眼睛等处,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医院处理。

#05

溺水、触电、中暑

多发于夏季和儿童,遇到此类突发情况,千万不要慌!

急救贴士:

中暑症状较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用冷水毛巾擦身,敷头部,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必要时及时就医,症状较重者需立即就医。

遇到溺水者,立即迅速将溺水者救离水中,放在平坦地面上;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微弱,采取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观察触电者全身受伤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06

晕厥

好好一个人,突然在你身边倒下了,你该怎么做?

急救贴士:

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呼叫,看对方有无回应;

迅速检查对方脉搏,看心脏是否正常跳动;

如果对方无回应且已无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让对方仰卧于地面和硬板床上,如果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如发现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异常,需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

急救药别乱用!小心越帮越忙

速效救心丸:低血压患者慎服

速效救心丸有一定降压效果,低血压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眩晕等症状,加重低血压病情。

复方丹参滴丸:不建议长期服用

在心绞痛发作时,口服丹参滴丸的起效时间尚不得而知。

如果出现心绞痛发作,口服丹参滴丸后,药物中的冰片融化后会使患者有胸中清凉的感觉,掩盖疼痛症状。由于复方丹参滴丸中含有冰片,冰片属于苦寒性质的中药,服用尤其长期服用后可能会损伤脾胃,比如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但此时冠状动脉供血尚未得到改善。所以心绞痛发作时丹参滴丸适合作为辅助用药,此时应首选硝酸甘油。

阿司匹林:有出血倾向者不可用

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近期做过眼科、颅脑、内脏手术的人,禁用阿司匹林;如果有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不可用;过敏体质者因其可诱发皮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硝酸甘油:仅在心绞痛发作时使用

硝酸甘油不是万能药,仅在心绞痛发作时使用,对其他类型的心脏疼痛不起作用。有以下症状的人群应该禁用硝酸甘油:对硝酸甘油过敏;心梗早期血压低、心率快;青光眼;颅内压增高;严重贫血。

日常医用急救箱都该备些啥?

配备家庭急救箱应包含以下物品:

◆消好毒的纱布、绷带、胶布、脱脂棉、三角巾;◆体温计、医用镊子和剪子;◆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内服药大致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和助消化等类型。

熟练掌握急救知识的同时,也需提高自我安全意识,日常生活中善于排除安全隐患、远离危险源也十分重要!勤锻炼、定时为自己及家人安排体检,做好自身健康管理,不但能够远离疾病,更能畅享美好生活。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远离疾病和意外伤害!

本文综合自:

[1]年11月26日健康时报《心脏骤停12分钟,“球王”马拉多纳去世!半月前曾接受脑血肿手术》

[2]-06-15健康时报《吃了一根棒冰后五旬男子突发心梗,这些心梗高发时刻要小心》

[3]-06-20健康时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急救到底怎么用药?吃错会要命!》

[4]-07-05健康时报《2岁男童吸入葡萄窒息死亡,这个急救法一定要学会》

文章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