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长了智齿,稍微有点疼,现在要不要拔啊?拔牙会很疼吗?
”
智齿又称“智慧牙”,是我们的第三恒磨牙,大部分人都会有四颗第三恒磨牙,一般会在18岁左右萌出,因为该年龄段是人的智力快速发展阶段,所以第三恒磨牙又被称为“智齿”。
今天,茄子君就和大家一块聊聊关于智齿的那点事……
长了智齿该不该拔?
一般状况下,智齿在口腔中,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即使拔除对你的口腔功用也没有阻碍。那么,智齿到底用不用拔除呢?需要分情况对待:
1.没有任何症状和隐患的,正常萌出且有对颌牙的智齿可保留。
2.智齿正常萌出,有正常咬颌,但牙齿远处牙面有牙龈片覆盖,可以切除覆盖的龈片,减少食物崁塞所致冠周炎的风险。
3.如智齿完全埋藏在颌骨里,没有任何症状,可随诊观察暂不处理。
4.其它如上述有隐患的智齿,如蛀牙,牙周病,复发性智齿冠周炎,囊肿,咬合关系异常,或引起邻牙牙周病,蛀牙,拥挤等,应考虑拔除。
如果你觉得很复杂,那简单理解就是智齿疼就拔,不疼且对其他磨牙影响较小,就不用拔。下面两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智齿影响了其它正常的牙齿:智齿方位长得好,上下咬合联系正常,那当然不用去拔。但假如方位长得不好,建议你拔除,因为,不良的智齿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给你带来一些不方便,如在你本身抵抗力下降时,会发作炎症等状况。
备孕的女性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智齿情况:怀孕期激素水平改变,会抵抗力较低,更易发生智齿的炎症反应,所以,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更应该提前拔除阻生的智齿。
在这里,茄子君建议大家,长了智齿非常有必要做个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该拔除的智齿要尽早拔除。
哪些智齿必须拔?
有些智齿,不拔掉反而会引起其他更多问题:
1.智齿冠周炎
通常发生在下颌的智齿。智齿被一层牙龈覆盖,和牙冠之间形成间隙袋使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积藏此处,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局部牙龈受创伤时,可导致冠周炎。出现面部肿胀,张口困难,发热等症状。
2.令邻牙拥挤,牙根萎缩吸收
由于颌骨没有足够的空间,智齿强行萌出挤压邻牙,有时会引起莫名的疼痛,久而久之造成相邻牙齿移位拥挤,牙槽骨吸收,牙根出现萎缩。
3.蛀牙
4.刺激面颊部及影响正常咬合
智齿如向面颊部倾斜生长,可以长期刺激邻近的颊粘膜,造成粘膜损伤。牙齿萌出位置不当,有时会干扰咀嚼时颌骨的正常运动,引起相关肌肉痉挛,疼痛,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异常。
5.引起病变囊肿
完全埋藏在颌骨内的阻生智齿,有时会有充满液体的囊肿包围在牙冠周围,破坏邻近的牙齿和牙槽骨。
6.引起牙周病
刷牙和用牙线较难清理到智齿,特别是当智齿位置不正或没有完全长出时,自己清洗更加困难,牙菌斑堆积常导致智齿及邻牙周围软组织发炎,肿胀疼痛。
有的智齿没有对颌牙,这时智齿就没有任何咀嚼功能,而智齿又会向对颌生长,牙齿长长,高出邻牙,这样食物很容易塞在这两个相邻牙齿之间,引起牙周炎。
拔牙很痛吗?
说起拔牙,可能很多朋友觉得恐怖、害怕而不敢就医;或者反复多次发炎,还是不肯听从医生的建议拔牙。
其实,随着器械厂商对拔牙器械的不断研究,生产出拔牙专用的涡轮机、微创牙挺等工具,推动了微创拔牙技术的发展。现在,微创拔牙技术已经很普及,拔除智齿阻生牙及各种牙齿,基本不用锤子敲击,就可以轻松地拔除牙齿,大大减少了创伤和拔牙后并发症的出现。
拔牙后会流血不止吗?
拔牙后仔细处理伤口,必要时缝合伤口,听从医嘱,大多数都不会出现出血不止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医院,医生会作出妥善的处理。通过服用消炎、止痛药,可以减少拔牙后的肿痛反应。
所以患者朋友大可不必太害怕,放心地拔除阻生的智齿,把隐患消除。另外,建议拔牙选择在上午。
拔除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和刷牙,喝水也不要用力漱口,不要经常用舌头舔伤口,24小时之后可以刷牙和使用牙线,但需要小心避免刷到最接近伤口处的牙齿。
拔牙后两小时可以进食流食,前三天以流食为主,目的是便于吞咽,以免破坏牙槽窝的血凝块。
不能吃过热、辛辣食物,饮酒等。
当天及次日尽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出血倾向者,避免平躺,可半卧位,减少头面部血流量。注意补充营养,多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在恢复期间也不能抽烟,也不能使用吸管或用手触碰牙槽窝。
特别注意
1、女生经期时不可拔智齿,避免出血过多
2、怀孕前最好拔掉阻生智齿,女性怀孕后为了避免药物影响胎儿的发育,是不能随便用药的,而且孕期没办法进行拔牙手术,如果阻生的智齿发炎会很麻烦。
?end?
编辑
茄子君图
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茄子君整理综合,感谢原作者
推荐阅读
50万+牙医都在看的口腔临床秘籍,你领了吗?
利多卡因过敏致死与抢救成功病例,牙医要提高警惕
丰顺男子牙科诊所死亡事件,诊所如何避免“锅”从天上来?
保护牙齿,最长期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牙医拉入你的朋友圈
万达、华西等各路资本疯狂涌入,中小牙科诊所该如何应对?
拔牙非小事,请不要拿成本来衡量牙医的价值
更多精彩口腔资讯
▼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