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王汝刚忆老娘舅李九松欢笑永留人间新
TUhjnbcbe - 2024/10/9 8:51:00

曾为上海千家万户带去过欢乐和笑声的“老娘舅”李九松,于1月29日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5岁。

上海人的一代记忆就这样和我们说了再见,不过熟悉他的人说,无需悲伤,无需悲戚,因为他把欢笑留给了人间。

而说起“老娘舅”这个称号的由来,则是因为李九松和搭档王汝刚共同合作独脚戏《头头是道》,剧中王汝刚扮演的年轻工人去工地不戴安全帽被李九松扮演的老娘舅教育。从那时开始,“老娘舅”这一称呼便不胫而走,且渐渐叫出了名。

李九松去世后,他的搭档王汝刚,在文字中寄托了自己对这位老搭档的思念。

王汝刚

曲艺界流行一种说法:找搭档比找对象难!话有些夸张,却很有道理。事实上,茫茫艺海中,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确实不容易。合作要从双方的审美情趣、舞台形象、演技水准来作综合考虑。试想一下,能够在舞台上配合默契,天衣无缝的搭档,真是屈指可数啊。至于有些搭档,艺术合作尚算不错,但是,为了眼前利益或个人得失,忍痛中途分手者、貌合神离者屡见不鲜。所以说:“找搭档难,找好搭档更难,找个好搭档长期合作,难上加难!”

我和李九松搭档属于奇数。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合作《头头是道》开始,一发不可收,直到如今,还活跃在滑稽舞台上。我们从初恋(初联)、熟恋(熟练)到老练,眼看目前已近“黄昏恋”。在长达四十多年的合作中,不论独脚戏、小品还是滑稽大戏,两人各自的表演特色,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潜移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形成鲜明的风格,被观众认可,誉为“黄金搭档”。

九十年代,是我们艺术创作的高峰,合作表演的独脚戏和小品可以用系列来统计。这些节目不仅在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有的还在各种赛事中获奖,有的已成为保留节目,还有的已成为艺术院校的教学范本。

首次合作

八十年代初,一批老艺术家年事已高,相继退出舞台。为了培养人才,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市文化系统领导高瞻远瞩,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青年演员们冒尖。有关部门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青演员隆重推出。其中有一项评选“红花奖”的活动,在观众中,影响非常大。

年春天,人民滑稽剧团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报名者达几千人。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几经筛选,最后招收8名学员,开办随团学员班。学制为三年,第一年为课堂教育,设有表演、方言、唱腔、形体以及文化等课程。第二年参加舞台实践,班主任张双勤治学严谨,因此学员们功底比较扎实。

当时,剧团正在排演“定向戏”。所谓“定向戏”,就是由有关单位出资,组织编排一些配合该单位所需要的宣传节目。对于这类“定向戏”,历来褒贬不一。事实证明,定向创作也有可取之处,寓教于乐也是滑稽节目的一大特色,关键在于重视艺术质量,定向创作也能产生好作品。

为了配合宣传“安全生产”活动,剧团组织创作人员下生活,张双勤编写了一个剧本《头头是道》,基础不错。领导找到我和李九松,指派我们合作表演。就这样,我和李九松开始首次合作演出。我们的结合程序,完全是,领导指派、本人自愿、观众批准,行家认可的。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与九松都清楚地认识到,成功与否,剧本至关重要。我们先研究剧本,根据自身的特点,重新组合打造。这个独脚戏,类似小品表演,实际上,这个节目是以演为主的“大卖口”。需要三位演员合作,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青年工人“小王”由我扮演,“老娘舅”由李九松扮演,“工地安全员”由翁文君扮演。

节目的内容是:某建筑工地上,青工小王因为要去相亲,新理头发,他怕影响发型,而不愿戴安全帽。结果,自食其果,头被碎砖打破。谁知,老娘舅为他找的相亲对象,就是工地安全员。在血的教训下,小王终于醒悟。

应当说,这个节目的台词和动作都比较夸张。但是大家都认为,夸张得合理、好玩、有趣味。因此引起观众捧腹大笑。有人作过统计,近20分钟的小节目,笑声能达到50到60次。

我和李九松合作很愉快。有专家评论我们说:”演独脚戏,甲乙两人的搭档很重要。表演成功与否,组合是关键,如果单单是两个老演员,观众容易看厌,产生审美疲乏症;单单两个年轻演员,噱头不是很足,王汝刚与李九松,是老少搭配,新旧结合,相互可以取长补短,产生艺术火花,既能满足老年朋友的喜欢,又迎合青年朋友的审美情趣,他们俩很有亲和力,这也是成功的原因。”

观众们则说:”李九松生活底子厚,噱头特别多,舞台经验丰富。王汝刚反应敏捷,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这样的“老少配”,蛮灵光的。”因此,我俩合作以来,颇受大家欢迎。被誉为“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几年前,有位书法家知悉我们已经在舞台上合作八年,特地书写“百年好合”(沪话“八年”与“百年”读音相同)以示庆贺。

台下融洽,台上也融洽。即使在舞台上遇到“险情”,也能凭“心灵感应”“化险为夷”。第一次到广州演出,我事先买了两盒广东话磁带,天天听。一到广州,就用学到的“大兴”广东话与人交谈。晚上,上台演出《头头是道》,我一时心血来潮,没和九松打招呼,一个人,自说自话说起了广东话。观众尽管天天听广东话,但听到我说的“三脚猫”广东话,倒也挺感兴趣。于是掌声、笑声不断。这一来,我的骨头更加轻,接下来的全部台词,都用“大兴”广东话。

这下要了李九松的命,他犹如到了“爪哇国”,一句话也听不懂。幸亏九松舞台经验丰富,只见他装模作样,一会儿装口吃,一会儿傻笑,眨眨眼睛,挠挠头皮,一副戆头戆脑样子,一场演出顺利完成,九松居然天衣无缝,应付下来。

下台后,同事们纷纷表演李九松:“老娘舅,你年纪介大,适应性倒蛮强,第一次来广东,粤语句句听得懂!”李九松哑巴吃黄连,板着脸骂我:“小鬼,侬给我吃药!”我自知理亏,再三向他赔笑脸、打招呼。还请几个朋友打圆场,拉着九松上街吃夜宵“打边炉”(吃火锅)。李九松三杯高粱酒下肚,不开心化为乌有,他又和我谈笑风生,说起了新节目的构思。

《头头是道》不仅是我和李九松初次合作的结晶品,还成为我俩的保留节目,曾上演达千场。其中”工地安全员”一角先后由翁文君、陶雯、许海俐、顾竹君等女滑稽明星配演,她们的加盟,使节目增色不少。现在,这个节目巳成为艺校培养滑稽演员的教材。

知足长乐

在日常生活中,李九松往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我问他:“你在生活中烦恼也不少,但是你却整天嘻嘻哈哈,有什么诀窍”?九松回答我:“做人要唱好人生三乐,即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就会老寿星骑鹿——其乐无穷。”九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热爱生活,豁达大度地为人处世,活得有滋有味,像个老顽童。

从前李九松家的住房比较困难。后来,领导为知识分子改善住房,要为九松增配新房。九松高兴极了:“我的住房问题解决,是顶高兴的事情了,要求不高,只要分配给我两房一厅。”

领导提出有几个地段的房子,供他选择。九松回家与李师母商量,最后选定浦东三林地区。李师母不无遗憾地认为:三林房子不错,毕竟离市区远了点,交通不方便。九松对她讲:“要用发展眼光看,这里空气新鲜,可以装在易拉罐里,出口赚外汇的。虽说离市区远了点,但今后交通一定会便利。”事实说明,李九松眼光是正确的。如今卢浦大桥通车,A30的开通,三林地区成了浦东一颗璀璨的明珠。

说来有个笑话,当时刚搬去三林的时候,商业网点少,生活确实不太方便,大家问九松,搬进新房的感觉如何?他回答:“日里欢天喜地,夜里怨天怨地!”因为一到晚上,四周一片寂静,就是生了急病,也没有地方去看病,连亲戚朋友也来得少了。李师母说:“看来住在这里,没人上门,要断六亲的。”九松讲:“亲戚来往,客客气气,钞票晦气;不来不往,开销省点,倒也爽气。”过了一段时间,九松看见邻近有好几家店面铺子在装修,心中大喜,这下买东西方便了。几天后,九松听见附近有鞭炮声响,以为新商店开张,忙从床底下、厨房间找出十几个空的啤酒瓶子,想去换啤酒。走到那店门口,不禁一愣,原来新开张的店铺,不是食品店,而是专门卖钉子、锯子的装潢五金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九松也想改善住房。他与李师母去看过几处住宅。开发商看见老娘舅夫妇来购房,十分热情。有些开发商提出愿意送给他一套样板房,条件是请九松做个房屋广告。九松婉言谢绝,他对我说:“现在事情很难讲的,万一他们送我一套样板房,然后带着人来参观,我又不好意思回绝。这样一来,他们简直把我当西郊公园动物,供大家参观,那我怎么办呢,哼,我才不上当呢。”

有一次,九松夫妇去观看一套高层建筑,开发商向他介绍:“站得高,可以看得远。“九松开玩笑地讲:“我又不是研究天文学的。楼层太高了,我有恐高症。再说我们老夫妻两人住得这么高,人整天在云雾里走来走去,人家认为我们在唱‘天仙配’呢。”

最后,九松看中一套底楼的房子,据说老年人可以接点地气,对身体有好处。买好房,请来装潢队装修。说定二个月完工,可是过了三个多月,工程尚未完工。九松找装潢公司领导提意见,对方十分重视,副总经理亲自到现场督察,检查下来,毛病出在九松自己身上,因为天气酷热,九松买来饮料热情招待农民工,谁知那饮料中含有酒精成分,难怪农民工们饮后想睡午觉,以至影响工期。

自得其乐

李九松的名片很特别。正面只有联络方式,背面则画着一尊卧坐的弥勒佛。据说是出自一位名家的手笔。这尊弥勒佛有些特别,在他的眉宇之间,居然有七分像“老娘舅”。九松说:“我要学弥勒佛的自得其乐。”

他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先把狗屎打扫干净,自称:“赛过打高尔夫球。”闲来无事,泡壶好茶,拉起胡琴,给喜爱曲艺、戏曲的邻居伴奏。娱人娱己,优哉游哉。有客上门,还要亲自下厨,做几个好菜。九松嗜甜,但患有糖尿病,医生嘱咐不能吃糖,他总是趁李师母不备,偷偷吃几块巧克力,一旦穿绷,自我解嘲:我吃的是糖尿病人专用巧克力,据说有治疗功能。

春节前夕,市总工会准备召开劳模联欢会,策划者想出新点子,让文艺界的名人和劳模一起表演节目,增加欢庆气氛。

根据安排,老娘舅和一位养鸡专业户合演小品,这对九松来说,小菜一碟,可是对那位劳模来说,简直像赶鸭子上架,他为人憨厚老实,工作起来干劲十足,但是不擅长言语,甚至有些口吃,上台表演对他来讲,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但是,那位劳模并不退却,向老娘舅虚心请教,九松便也不厌其烦地辅导。

出乎意料,正式演出时,那位劳模表现不俗:他能扬长避短,尽管语言不多,但表情到位,与老娘舅配合得相当默契。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大家都赞叹:不愧是新时代的劳模,文武双全。

那位劳模十分感谢九松,瓮声瓮气地对他说:“我要谢谢你,送只鸡给你。”九松忙婉言谢绝。

一天午夜,电话铃声大作,早已在梦乡的九松被吵醒了,原来是那位劳模上门送鸡:“开开门,我已在你家门口了。”九松只得披衣下床,开门迎客。

那位养鸡专业户是到上海交易市场送货的,专门留下一部分送给老娘舅。九松睁大睡眼才看清楚:拖拉机上面放着好几只铁笼子,里面全部装的鸡,粗粗估计足有二十多只!九松手足无措:“太多了,太多了。”那位模范说:“自己养的,不值几钿。”说罢,把鸡笼堆放在天井里,转身开动拖拉机,“哆哆哆……”一溜烟飞快离去。九松见事已如此,只好等到天亮后再作处理。

送走客人,老娘舅重新上床,睡下才几分钟,就被鸡叫声吵醒。原来鸡类有天然习性,眼看东方发白,它们都伸长头颈,准备昂首高歌,准时报点。但是这些都是阉鸡,叫起来的声音十分难听,不堪入耳,有些耳尖的邻居被吵醒了:“啥人不识相,养介多鸡,城市里是不好养鸡鸭的。”九松深感不安,但半夜三更也无可奈何。幸亏他头脑活络,找出一箱小苹果,朝鸡笼里扔去,这下很见效,鸡去啄食苹果,不再叫唤,安静多了。九松暗暗窃喜。谁知,过不了几分钟,鸡啄完苹果,又故伎重演。老娘舅无奈地爬起床,索性拉把躺椅,坐在窗前,隔三差五,把苹果朝鸡笼扔去……

九松与太太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因此关系很融洽,邻居很少听见他们争吵。有人向九松请教窍门。李九松道出奥秘:”每个人都有脾气的,我老太婆发脾气时,我就把电视机音量开大,她一个人说得没有趣,自己会煞车的。”

链接:九松妙语

1、有一次,有关领导下基层作调查研究,要我和九松去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证询企业办足球队的得失。李九松直言不讳:”得不偿失,手忙脚乱”。领导听得有趣,要他详细谈谈。九松说:”我认为,企业可以办球队,但要看自身条件。现在这个企业虽然牌子蛮响,但是做小生意的,卖卖五香豆、梨膏糖,营业员五元、拾元手里收得忙煞,被球员脚花一乱,全部泡汤,岂不是手忙脚乱。”

领导听得频频点头,还在笔记本上作了记录。在场的社会学家大为惊叹:”民间语言真丰富,如果给经济学家从投入、融资、回报各方面作综合分析,起码写两大张报告纸,可是我们的语言艺术家一两句语言,言简意骇,了不起。

2、有位青年游手好闲,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有人问他,你在什么地方工作?那青年被问得脸红耳赤,低头不语,九松对他说:“以后有人问你,你就回答,我在‘荡吃‘公司做经理,‘荡吃’者,荡荡吃吃也。

3、参加一次公款宴请,主人好酒好菜招待热情,临走还送每人一套礼品留念,反正是慷国家之慨。九松打开一看,原来礼品是套床上用品。九松笑着问众人:“先吃饭,后送床上用品,打一熟语。”众人不解,九松自揭谜底:“饱食思淫欲!”

4、剧场上演一出新戏,称为朦胧派新戏。观众看戏后,都说看不懂!九松劝他们:“看不懂的戏,不一定是坏戏。既然看不懂,说明你的水平太低,既然水平低,你就不能说他是坏戏,要知道,坏戏都是看得懂的。”

5、九松出访美国回来,大家要他谈谈出国感想。九松说:“有一点,我弄不懂,美国人都不会讲话。”闻者十分惊讶,问他何以见得?九松说:“明明是美国人,说的却是英国话,他们说话我听不懂,但他们养的猫和狗叫起来,倒是和中国一样的。”

6、有人说,现在中国文艺不景气,九松竭力反对:“不要瞎说,你们打开报纸看看,征婚启事一栏里,十个青年八个写着爱好文艺!”

7、杭州滑稽剧团老演员龚一呆,家属全在上海,只有他一人在杭州工作。剧团经常下乡演出,有时一去好几天,龚一呆老是担心治安不好,家里没人会遭偷窃。九松教他办法,在大门口上方安装一盏红灯,大门上写六个字“联防队办公室”。

8、一对农民工夫妻吵架,竟在马路上大打出手,李九松看见,上前一把拖住那挥拳的丈夫,小声地警告说:“你识相点吧,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9、有位家长对九松叹苦经:“我儿子不争气,介大年龄还依靠父母。”九松对他说:“这就叫养儿防老,养个儿子一直要防他到老。”

10、九松陪孙女去超市,小女孩自己动手,又拿吃的,又拿玩的。李师母欲劝阻她,九松说:“难得的,就让孩子高兴高兴吧。”付完款,他要营业员开张发票。李师母不解地问:“自家买东西开什么发票?”九松打趣地说:“等小姐出嫁,用发票向男方报销。”

11、李九松生来胆子很小,自从胆囊炎发作被切除后,他向人宣称,我现在胆也没有了,什么都不怕了。他正说得起劲,有人故意说,这里有只老鼠。九松又吓得跳起来,他自嘲道:”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胆没有了,胆子会更加小。”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汝刚忆老娘舅李九松欢笑永留人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