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涌进城市,“城市农民”群体正在形成,尤其是四五六线中小城市,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很多进城的年轻人,他们平时在城里生活、工作,每逢农忙季节,又都摇身一变,恢复了农村人的本色,回到农村老家,将田间庄稼进行耕种收之后,又把衣服一换,成了城市中的一员。
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举例,在就业、就学、就医及互相攀比心态的影响下,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在这些进城年轻人当中,又大致分为3种类型。
1、知识分子
大多数在企事业单位拥有稳定的工作,这类群体已经完全融入城市,除了留守在老家的父母和老屋,农村对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2、生意人
对于一些白手起家的农村青年来说,没有什么比进城买房、成为城里人更有成就感了,由于经营上具有不确定性,他们虽然在城里居住,但农村老家依然是规避风险的避风港,如果在城市里没有了生存空间,至少还有农村老家能够收容他们的落魄,所以,对这类农村群体来说,城市和农村在心目中的重量,是根据事业的起伏而变动的。
3、打工人
在农村进城群体中,打工人是规模较大的一类,这类群体多为有进城需求(年轻人婚房)和进城必要(孩子就学或工作便利),虽然实现了进城的愿望,但受收入的影响,让他们很难放弃农村的土地和庄稼,边工作边务农,也就成了当今“城市农民”的主题。
时至今日,可以说在很多城市,农村人进城规模已经形成,但在去库存压力下,农村依然是消化城市楼房库存的蓝海,所以,近期楼盘销售方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如用小麦抵房款、用大蒜抵房款、用退出农村宅基地有奖励的形式抵房款,等等。
相信随着这些促销政策的不断出台,进城购房的农村群体又将有所增加,据村里邻居表示,如今没有在城市买房的年轻群体,要么是买不起,要么是没有买房的必要,然而,当房价降到足够有诱惑力的时候,或者变相让他们具有购房能力后,即便他们的主业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他们也不介意自己成为“城市农民”中的一份子。
不过,也有村民表示,农民进城买房,一定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便在促销政策的加持下,能够支付购房首付,若后续没有稳定的收入,一旦无法及时偿还房款,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以退出宅基地或者土地为代价进城买房者,若生活没了退路,人生也就失去了前途。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晖临表示,如今我们整个城市化比例已经到了65%左右,随着更多的农民进城,这个比例还会提高,我们的城镇,尤其是县城,它实际上应该扮演一个为周边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这样一个功能,而不应该是说去消灭农村,剥夺农民的权利。
如果让农民为了进城而进城,而不给农民规划进城后的就业保障和享有城市福利的权利,就不会让进城购房的农村人,对城市产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