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病*也开始肆意流行,流行性疾病也进入高发期。为普及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广大师生传染病防范意识和防护技能,增强学校疾病预防能力,洋浦第一小学分别开展了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健康知识教师培训专题会议和学生专题会议。会议由易微老师主持,柴睿老师进行讲解。
曾广荣副校长组织教师培训
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柴睿老师讲解传染病*
诺如病*
(一)病原学特点
1.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
2.潜伏期:12‐48小时
3.在潜伏期即可排出病*,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期超过56天
4.病*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月
(二)诺如病*传播途径
食源传播
水源传播
人与人传播
(三)临床特征
诺如病*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研究发现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四)聚集性疫情判定标准
3天内,同一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五)暴发疫情判定标准
7天内,同一学校,发生20例及以上诺如病*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六)预防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病例管理、环境消*、饮食饮水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
(七)学校停课及复课
学校同一班级3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感染病例,可建议该班级停课3天。
3天内同一学校中3个或以上班级共有15例及以上诺如病*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需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停课范围。停课3天后可以复课。
手足口病防治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
(二)★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
(三)★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四)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飞沫传播
3.经水传播
(五)手足口病的特点
1.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2.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3.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4.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5.流行期间,学校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秋冬季流行性感冒
(一)流感的特点
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
1.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咳嗽、喷嚏等方式散播
2.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常常呈地方性流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3.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4.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经咳嗽、喷嚏方式散播
5.流感发病较突然,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等.
(二)流感的症状
1.流感的种类有很多,其中胃肠道流感就是一种,如果没有并发症,胃肠道流感患者在发病后3至4天会渐渐恢复。
2.老人、小孩与一些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因胃肠功能较弱,流感病*会乘虚而入,“钻”进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
(三)校园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
(四)学校流感防控要点
1.隔离病人;
2.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3.加强通风换气;
4.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
5.加强预防消*;
7.疫苗接种;
8及时报告:
易微老师主持组织学生培训
全体学生认真学习
报道:万林林
摄影:许诗尧、张媛媛
编审:陈晓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