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岑溪市人民*府因当地9月6日~10日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5例,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Ⅳ级响应。记者从梧州市疾控中心获悉,每年高温潮湿天气,梧州市均存在发生“登革热”疫情的风险,市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岑溪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据了解,岑溪市人民*府于9月10日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13时,今年该市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5例(5例均为9月6日~10日报告),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Ⅳ级响应。为了防止疫情蔓延,该地已经成立以岑溪市*府为主导,以卫生、疾控、医疗机构为技术核心,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应急响应小组。
期间,有关部门将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在疫点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应急灭蚊等工作;严格执行病例管理,确保病例得到防蚊隔离治疗,避免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做好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整顿与清理;并根据需要邀请上级疾控中心专家参与防控指导。
据了解,梧州市疾控中心在本月初发布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中,已经判断梧州市存在因病例输入导致本地传播或发生小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医务人员同时提醒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在*昏等“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到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要及时开展卫生运动,通过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登革热防控不可掉以轻心登革热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给流行地区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社会负担,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列为年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
0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登革病*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南方高温湿热,环境适宜蚊虫孳生,因此,登革热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
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花脚蚊”、“花斑蚊”,是广西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进入蚊体内,病*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会将病*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并可通过产卵的方式传播给下一代。
02感染登革热后有什么症状突发高热:起病急,发热伴畏寒,可在24小时内达39℃~40℃。
“三红症状”: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03哪些人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严重出血;休克;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重症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登革热患者的人群:1.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2.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3.孕妇、婴幼儿或老人;
4.二次感染患者。
04如何预防登革热控制蚊虫密度,是预防登革热暴发的关键。而杀灭成蚊只是一种应急灭蚊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地才是登革热根本的防控手段。
伊蚊卵及幼虫
白纹伊蚊属于“清水容器型”蚊子,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上产卵,安静、阴凉、不易受打扰的小型积水环境,最适合伊蚊产卵以及幼虫(孑孓)存活。
适合伊蚊产卵及幼虫生活的常见孳生地
温度高时,白蚊伊蚊从卵孵化到羽化成虫最快只需要1周的时间,因此定期每周进行周边环境检查和清理,是杜绝蚊虫孳生最有效的方法。
灭蚊做好“三结合”清积水与灭蚊虫结合1.疏通沟渠、填平洼坑,翻盆倒罐,及时清除各种废弃容器。
2.清除花盆底盘、饮水机的水盆等各种容器内的积水,种植水生植物的容器、储水容器要定期每周刷洗并换水,并注意洗净水生植物的根部。
3.对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虫缓释剂。
里外结合对建筑物外部环境采取喷药、烟熏等灭蚊措施的同时,对室内、下水道内、管道内采取适当的灭蚊措施。
药物处理
上下结合对各种积水,必须作十分仔细的调查和处理,各楼层、地面、地下室(车库)、尤其是楼顶天台都应检查到位。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1.户外长时间活动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2.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3.家庭可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喷洒杀虫剂或点燃蚊香驱蚊;
4.在日出前后、*昏等伊蚊活动高峰期,避免到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活动、逗留。
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清除孳生地
消灭蚊虫
远离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