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谁的牙齿更好?当说起口腔健康时,女性在基因上是否更占优势?
据调查显示,女性平均每天微笑62次,而男性平均每天仅仅微笑8次。调查还提示,当人们微笑时,女性比男性更经常展示她们的牙齿。如果女性在基因上也更占优势,那将非常值得庆幸。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柏林口腔颌面外科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从专业角度来说,男性与女性牙齿结构上的差异并不明显。环境和全身因素在决定男性和女性的口腔差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龋洞,但是女性全口牙齿的健康状况却好于男性。
根据《牙周病》期刊中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看牙医的女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经常清洗牙齿等积极主动的做法让女性患牙周疾病的可能性更低,保留的恒牙更多。因为女性不太可能等到“牙痛了再说”才去护理牙齿。
牙齿的常规检查和清洁对女性尤其重要,因为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女性更容易感染口腔疾病。由于这些激素变化,唾液量可能会降低。
随着唾液量的减少,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会在牙齿上停留更久,导致牙齿龋坏和牙周疾病。
从青春期到妊娠期再到更年期,女性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定期的牙齿护理。
青春期当你进入青春期后,你会有一副珍珠一样白的新牙齿。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明智的饮食选择将有助于你拥有一口健康牙齿。
许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时开始注重他们牙齿的外观。有些人可能开始做正畸治疗来使微笑更加完美。
在矫正牙齿期间,为了防止龋洞的形成,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如果细菌持续停留在牙齿上,会使牙釉质变得脆弱、脱矿,牙釉质的受损往往表现为牙齿表面上有白垩色的斑点。如果任其发展,这些薄弱地方将会形成龋洞,那么就需要修复性的治疗。
经常刷牙并使用牙线,有助于维护牙齿清洁,防止牙釉质受损。等到矫正器被去掉,就能看到你的健康、美丽笑容。青春期来临时,雌激素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有炎症的牙龈中的血管扩张,在刷牙和使用牙线时肿痛会加剧并出血。没有定期的牙齿护理,这种牙龈炎(出血和感染)可进展为牙周炎(牙齿周围会出现永久性的骨质吸收)。
打洞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流行口腔里打洞,但打洞造成的口腔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警觉。舌头和嘴唇穿孔能造成牙龈萎缩、牙裂和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包括门牙之间出现间隙。
一份发表在《牙周病》的报告说,研究人员在调查了52位年轻人的口腔后,发现有接近50%的被调查者带着或长或短的杠铃状的装饰品(一种舌头上的首饰),佩戴长达四年或四年以上者已经出现了牙折现象。
这份研究还发现,给舌头打洞超过四年的人中有35%的人牙龈萎缩,这会造成牙齿脱落的问题。舌头上打洞会导致舌头红肿并造成危及生命的感染,甚至可能会堵塞呼吸道。
妊娠期以前有一种说法:“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齿”,这种说法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各种激素变化都可能会导致牙齿问题。
许多准妈妈会有强烈的怀孕初期反应,这会使她们整天都频繁地呕吐。呕吐物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与牙齿的频繁接触会造成牙釉质的严重腐蚀,造成龋洞和牙体损坏。可以用厨房用小苏打溶于水来漱口,以此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环境。
怀孕期间,你的营养需求可能会改变。许多孕妇都喜欢吃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零食,频繁地食用这些含糖的零食会导致龋齿。较好的零食包括奶酪、酸奶、蔬菜和鹰嘴豆泥,还有坚果。
在怀孕第三、四个月里,胎儿的牙齿开始发育,研究显示,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不足都会影响胎儿的牙齿发育,孕妇的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孩子的口腔缺陷也是有关联的。
由于激素水平改变,40%的女性可能会在怀孕期间患上牙龈炎,这种状况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这是由于身体对牙齿上的牙菌斑所产生的的超敏反应造成的。
此外,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起牙周疾病和牙齿周围的牙槽骨损坏。研究表明,婴儿早产或体重较低和母亲有未经治愈的牙周疾病之间有一定联系。因此在怀孕前就要好做牙齿检查和治疗。
如果你注意到,在妊娠中期牙龈上出现大的单独的红色或紫色的肿块,那么可能患有妊娠牙龈瘤。
这是一种非癌变炎性肿瘤,出现在牙齿与牙齿之间,并被认为和口腔里的牙菌斑有关。通常,妊娠期牙龈瘤会在宝宝出生后自行萎缩,如果没有萎缩,口腔科医生会把它们切掉。
女性通常会在牙齿最需要看牙医的时候不敢去看病。
《美国牙科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牙科麻醉剂对在妊娠期任何阶段中发育的胎儿均没有任何影响。另一项研究声明,在妊娠期间,常规的预防、诊断和修复性的牙齿治疗不会增加产后的不良结果。
请记得关爱你自己的笑容和你孩子未来的微笑。
更年期在47至55岁这一阶段中,大部分女性都会经历更年期。
在这段时间内,女性会经历口腔中的一系列变化,比如说口腔软组织有烧灼感、味觉的改变和口腔干燥。
在更年期之后,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许多被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拔牙后创口愈合困难。此时最好定期接受口腔诊疗,并且在开始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之前先去看口腔科医生。
如果你对自己的口腔健康积极主动,那么你会保持牙齿一生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