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金匮》痰饮释名(续)
《内经》饮积,《金匮》痰饮
痰饮与西医病名未能完全对应
2、本期医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三年求医路绝处又逢生
陈潇颖整理李铁*主治
链接:天年之路·夏登杰·大雪养生
精彩预告,敬请期待:
1.跟师记录门诊病案: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杯)(孙洁静整理)
2.跟师记录门诊病案: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张震苏整理)
01
《金匮》痰饮释名(续)
我们今天研究《金匮·痰饮》,让我们越来越兴趣盎然,原来我们现在许多病的治疗原则,病机认识,处方用药都与《金匮·痰饮》有关,常是对痰饮病认识的深化或发挥。消化系统病如此,呼吸系统病如此,神经系统病如此,心血管病、泌尿等等,无不与之相关,有的是直接相关,有的是间接相关,它是中医平脉辨证、随证治之体系的柱石。
正如浙江中医先贤何任说:想笼统说痰饮是什么病,实属困难。有谓痰饮病多在胃肠、胸膜、腹膜、气管、支气管等处;也有谓痰水等病理产物停滞于脏腑间称为痰饮,浸润于组织中称为水气,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亦有其局限。比如溢饮、支饮,其证象与水气、水肿究有何差别?其临床上之界限可资区分者何?此等均为宜辨明者。
至于痰饮病见证何以如此之多?盖饮停何处即见何处之证。如饮邪阻滞于肺而为咳喘,停于胸胁而为满痛;留积肠胃而为肠鸣腹痛;溢于周身为肿胀;蓄于下焦变证为小便难等等。
此非脏腑真能蓄有形之水饮,是指饮邪入侵影响所致。
《内经》饮积,《金匮》痰饮
《*帝内经》无痰饮之名,有“饮积”之说。《素问·至要大论》:“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太阴之胜,......饮发于中”。
首先提出痰饮,并系统论述的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名为痰饮,实则主要为饮。
《金匮》谓:痰饮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支饮,有溢饮。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论痰饮本于仲景,增列有流饮、癖饮之说。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类于痰饮。
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积聚而成块谓之癖饮,类于悬饮。
唐·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也有五饮之说:“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澼饮,水澼在两胁下;三曰淡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胃,动摇有声”。并指出“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
宋·杨仁斋《直指方》明确分别痰是痰,饮是饮。
明·张景岳:“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积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
痰饮与西医病名未能完全对应
一、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饮留肠胃,脘腹胀满而痛,胃脘有振水声,或肠间沥沥有声。脉沉弦,苔腻。
痰饮: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幽门梗塞、肠梗阻。
二、悬饮:饮后水留在胁下,咳吐引痛。
胸胁胀满疼痛,以胁下部位为多,呼吸、咳唾、转侧时加重,气短息促。舌苔白,脉沉弦。
悬饮:渗出性胸膜炎、胸水。
三、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饮犯胸肺。咳喘胸满,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痰如白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浮肿。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若受寒则发,可有恶寒、身痛等表证。
支饮、溢饮: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支饮:《金匮》: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常对应为内耳眩晕症(梅尼尔氏病);妊娠呕吐。
支饮常见症状:常有肺痨、肾衰,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乏力,胸痛,心悸,腹胀等症状;常伴发热,面色苍白,唇甲紫暗,出汁,肢体浮肿或腹水。常可见颈脉怒张,心动速,心音远,心包穿刺可有积液。
四、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
饮溢四肢,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或者四肢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兼见咳喘,痰多白沫,苔白,脉弦紧。
老慢支患者常见面目肢体浮肿,以晨起明显。
《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得之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情志失调,年高气弱,阳气素虚等。颇似:内分泌失调性水肿。其特点:1.多为中年女性,水肿常与月经有关,呈周期性。2.晨起眼睑浮肿,鼻梁变厚,面部手指发紧,随后乳房发胀不适,腹部膨胀,继而移至下身,足踝小腿明显,日晡至最甚。3.精神、情绪不安,经乱,天气炎热加重。可有头痛、恶心、指麻等。4。化验无异常。
五脏饮(伏饮、留饮不另讨论):
水在心
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心包积液病,心衰、肝脾郁血等,参看支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夫病人饮水多,心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水在肝
胁下支满,嚏而痛。(多为胸、腹水,参看悬饮)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甚)。
水在脾
少气身重。(眩晕、消化差,食少,便溏等,参看痰饮)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水在肺
吐涎沫,欲饮水。(慢支、肺气肿、哮喘等咳喘痰清稀涎沫)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水在肾
心下悸。(心衰,肾水凌心)
02
本期医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三年求医路绝处又逢生
陈潇颖整理李铁*主治
徐某,男,12岁
-5-31初诊
病史摘要:血小板减少(ITP)3年余。三年前(9岁时),因不明原因出现紫癜,鼻衄、龈血等症状数月,医院查有血小板减少,至省人医儿科就诊,骨髓穿刺检查(BM)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患儿三年来已经反复多次使用血小板输注、激素、环孢素等,反反复复,血小板波动在:20-50×10^9个/L。
刻诊:舌淡红,苔腻;脉洪。体重较前明显增长,面容亦现服用激素后之圆、胖之状。皮肤视之,陈旧斑块。此前出血之紫癜,未见新出血点。
化验:血小板:28×10^9个/L(-4-6)。苏大附一医血液科给予激素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结合脉诊,先予犀角地*汤,具体方药如下:
水牛角30克生地*15克牡丹皮10克
玄参10克丹参15克知母10克
*连6克紫草10克仙鹤草10克
生石膏20克先煎大、小蓟各10克
蒲公英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
西洋参6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
泽泻10克茅草根30克
建议:激素逐渐减量,最后减至半颗。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