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张胜兵针灸处方学连载1
TUhjnbcbe - 2021/1/22 2:14:00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针灸处方学.

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是针灸处方学。

针灸处方学,是针对某一病机或某一症状,研究针灸治法、穴位配伍、组方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针灸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那么针灸处方学其实和《中药方剂学》有点类同,只是在我们大学教材里面有《方剂学》这一门课程,而针灸处方学一直以来没有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而我们在学习针灸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首先学习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在针灸治疗学中散见的一些穴位的配伍,并没有明确的给这些配伍起一个像方剂一样的名字。比方说麻*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归脾丸等等,这是方剂的名字,但是针灸处方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他取名,一直没有这么去定位它,那么今天,我们就将针灸配穴处方的原理按照君、臣、佐、使,补泻手法给针灸处方学一个定义,以及通过总结历代医家的穴位配伍给这一些针灸的处方一个适当的名称,为完善整个针灸学,补充古往今来,在针灸方面的理论或者是处方学上的空缺以及不足,这也是我们讲针灸处方学的这一个宗旨和出发点所在。

针灸和中药一样,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之下,辨证论治,然后得出治则,在治则的基础之上得出相应的中药的方剂和针灸的处方,所以针灸处方学,应该和中医方剂学并列,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正因为如此,中药方剂学和针灸的处方学,其实是可以相类比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比方说龙胆泻肝汤,它可以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或者肝胆湿热下注,那么,有了肝胆实火上炎或者肝胆湿热下注这么一个证型,我们就可以将“龙胆泻肝汤”(中药方剂处方)转化成针灸处方学,针灸处方应该是这么配穴:太冲、阳陵泉、太溪、三阴交,我们用肝经的太冲泄肝火,用胆经的阳陵泉来配合太冲,用太溪和三阴交来养肝肾之阴,以达到清肝火之目的,以对应肝胆实火上炎;如果是肝胆湿热下注,除了在太冲,阳陵泉,太溪,三阴交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加丰隆、阴陵泉以加强清热去湿的作用。所以,针灸的处方学和中药的方剂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配)一组穴位,用它们所达到的功效,给予其像方剂一样的功能,我们称之为针灸处方学。

我们针灸处方学的内容将紧紧地通过围绕这一原则来进行讲解,中药方剂学里有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等等,而针灸学里有特定穴的配伍、子母经的配伍、本经配伍、表里经配伍、同名经配伍、远近配伍、内外配伍、前后配伍;五俞穴的应用、原穴、络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郄穴、交会穴等等应用;以及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原原配穴、俞原配穴、募合配穴、八脉交会配穴、原合配穴等等。那么,这些配穴方法将会全部运用到针灸处方学当中,虽然历代医家没有专门的去研究所谓的针灸处方学,但是,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积累了大量的针灸处方,散见在不同时代的各个时期的针灸专著当中,或者说,有一些散见在中医专著当中。

从历史的各个是时期的发展来看,针灸处方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积累于晋、隋唐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完善于明清时期,经过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多余首针灸处方,但是这些针灸处方并没有给它命名,也没有像方剂学这样广为流传。

春秋战国至东汉,这一段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的时期。特别是《*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及针灸处方的诞生。《*帝内经》记载了针灸处方余首,处方多以经络辨证为纲,以循经取穴为主,提出了针灸处方的局部与远端选配穴位的原则,还为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处方组成的多以单穴为主,多穴处方少见,注重选用原穴、络穴、五俞穴等特定穴,《难经》根据五俞穴的主治性能与五行配属,并结合脏腑五行属性,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为创立“补母泻子”配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全书,在搜集中药处手的同时针药并用记载了针灸处方十首,还根据阳证与阴证的不同主张,分别采用针或灸的不同方法,充分体现了“阳证用针阴证用灸”的规律。当然,张仲景体现的“阳证用针阴证用灸”在规律并不是绝对的,说阳证就一定要用针,阴证就一定要用灸,其实有一些阴证也可以用针,有一些阳症,也可以用灸,不可拘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可读死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定要辨证地看待问题,有一些规律是规律,但是它不代表所有的规律。

晋唐时期,就是东西两晋、南北朝、然后隋、唐,所以晋唐时期,其实是包括东西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所以我们叫晋唐时期。晋唐时期,针灸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针灸专著,记载了大量的针灸处方。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针灸处方56首,共选穴47个;晋代王叔和所著之《脉经》记载针灸处方首,其中有45首处方多次运用到了募穴和五俞穴,并且完整地叙述了俞募穴的理论,提倡五俞穴与俞募穴的配伍应用,还提出了针刺的补泻方法;善于治疗急症的东晋医家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介绍了针灸处方首,针灸治疗急症处方首,其中99首为灸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以前针灸医方之大成,转载名医扁鹊治疗卒中恶风的灸法,华佗治伤寒的针灸法,徐嗣伯的灸风眩法,甄权的治喉痹、风痹的针法以及医学文献中关于各科针灸治疗的处方首,并在处方后注明针刺的深度,留置的时间及艾灸的壮数,显示出针灸处方学已开始走向系统化;《*帝明堂灸经》这本书标志着儿科疾病针灸处方的出现,其记载灸法处方48首,用穴71个;王焘所著之《外台秘要》收集了各种已经失传的著作的内容,记载针灸处方74首,其中单穴处方52首,还全面的介绍了各种灸法,对灸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金元时期是针灸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和针灸处方大量积累的时期,宋代翰林医官院所编著的《太平圣惠方》,记载36首多由3-7个俞穴所组成的针灸处方,并且是最早记述了火针的处方;而《针灸资生经》载入了种疾病针灸的治法。收集了《素问》、《针灸甲乙经》、《千金方》、《明堂上下经》等诸家及民间散在的针灸临床经验共载方首,其配穴特点是根据病因选穴,重视压痛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元代杜思敬所著《济生拔萃方》之《针灸经择要集》其记载处方47首,所载处方中的每一个穴位都注明其具体针刺方法,体现了针灸处方中穴法与针法并重的原则;元代医家罗天益师承李东垣之《脾胃论》所著之《卫生宝鉴》,记载针灸医案15则,其用穴特点以配穴处方居多,处方用穴重在补益脾胃,治疗上多用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体现了罗氏温补脾胃的学术思想及其处方配穴原则和规律,最为重要的是罗氏对于大部分针灸处方方义予以明确阐述,这在针灸处方的发展史上尚属首创,《卫生宝鉴》这本书为后世形成完整的针灸治疗理、法、方、穴、术,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针灸专著,针灸处方的数量急骤增加,选穴理论趋于完善,各类书籍记载大量针灸处方,比方说《针灸大全》载方首,《针灸全生》载方首,《针灸聚英》载方56首,《神灸经论》载方首,《内经图翼》载方首,《普济方》载方首,《医学纲目》载方首,《针灸逢源》载方首,《针灸集成》载方首,等等,处方入穴多在3到7个,特别是《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的针灸治疗学之成就,在配穴处方中,杨氏除吸收了前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循经取穴、12经井穴、交经取穴的方法外,还总结了治疗某些疾病的经验配穴法,载方首,已经具备了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例如,有这么一段原话,“伤寒无汗,内庭(泻)、合谷(补)复溜(泻)、百劳,”体现了针灸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律,这一时期的针灸处方有如下特点:首先,单穴处方显著的减少,配穴处方成为主流,这时期的针灸处方基本上都是三个穴位以上的配穴处方,两穴处方及单穴处方已经非常罕见,其次,配穴理论配穴方法极其丰富,如远道取穴法、12原穴夫妇相合法,担截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等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针灸处方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的针灸工作者积累了大量有效的针灸处方,以中医专业所用的本科教材《针灸学》和针灸专业用的本科教材《针灸治疗学》为代表著作,对每一病症都有专业的处方,各针灸专家的专著中也都反映了各自的处方特点。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学教材《针灸学》和《针灸治疗学》对古代医家进行了总结,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各种针方。但是,唯一缺陷的就是这些针方,没有一个名份,就是没有给他一个名称,没有像麻*汤、桂枝汤、归脾汤、龙胆泻肝汤、逍遥丸等等,没有这样的名字。虽然名字没有,但是医理,仍然是按照医理在合理的处方。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即处方与处方学关系,无论是古代的针灸处方还是药物处方,都有共同之处,共同处就是每一处方都是针对某一病或者某一证而设,专病专方。

对于古代药物处方,后世学者抓住了每一方剂的功能,将其主治范围扩大延伸,有不少方剂的主治证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主治证,产生的质变与升华,赋予原方剂更多新的内涵。这种质变与升华就是处方学。比方说,《方剂学》中的“六味地*丸”出自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书所载的主治是“肾怯失音,囱门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小儿药证直诀》里,首次用到六味地*丸是治的。但因其能滋阴补肾,后人将其主治扩大了许多,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诸科。所以,处方是根据某一具体的病证而设,而处方学是根据病机而设,处方是以证论方,每一病证虽病机的不同,而遣以不同的处方,一证多方;而处方学是以方论证,每一处方都适应一定的病机,而每一病机都可导致多种病症,一方多证。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处方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处分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交叉交会和俞穴的分布、功能,结合疾病涉及的脏腑病证的标本缓急进行严密的组合,做到理、法、方、穴、术的有机结合。

目前为止,针灸处方的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即按俞穴数量分类和按俞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

我们先看一下,按俞穴的数量分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这里虽言方药之处方,针灸处方亦然。按俞穴数量分类,可以把针灸处方分为单穴方、双穴方以及多穴方三类。

好,我们先看一下单穴方。由于一个俞穴组成的针灸处方,称之为单穴方。单穴方自古有之,记载颇多,有对证之方,有对病因之方,有对病变部位之方。比方说《素问·骨空论》有这么一段原话:“从风憎风刺眉头”,《灵枢·杂病》也有记载,“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氂,刺膝无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这么一段原话,“胆病者,善叹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礫礫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所以说,关于阳陵泉来治疗胆病,善叹息,口苦,甚至呕吐出宿汁,“宿汁”就是呕出隔夜的东西,“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就是胆的问题,都可以取阳陵泉,所以阳陵泉这它既可以清利肝胆之热,又可以配太冲和解少阳,还能够壮胆气,你看,“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那也可以取阳陵泉,就是人比较胆小,这种情况是胆气虚,仍然可以取阳陵泉。所以我们有时候用阳陵泉配合其他的穴位,甚至可以(起到)类同于温胆汤、安神定志丸的效果,那么至于是安神定志丸还是温胆汤那就要配不同的穴位了,总之阳陵泉要取。又比方说《素问·骨空论》有这么一段原话,“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这补,有余则泻”,也就是说,由于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这些表证,可以用风府,也就是说风府可以治一切外感之风,那么,“调节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是指是实证还是虚症的问题,虚证则补,实证则泻,由于单穴,仅取一穴,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所以一穴一方治疗疾病在现代针灸临床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现有的多部单穴运用的专著,现今有很多人写一些书,就单穴单方,因为病人乐意接受,学的人也方便学习,就疗效而言,有时候独取一穴和取多穴的临床效果没有区别,就是有时候,不是绝对的。打一个比方,比如说牙痛取合谷穴,牙痛合谷,牙痛刺了合谷之后,有的人0.1秒牙就不痛了,你还有必要配其他的需要吗?没有必要嘛!所以说一穴就可以搞定。再比方说腰痛,无论是急性腰扭伤还是其它的腰痛,只要你是急性的,腰痛如果属于督脉的话,我们取一针后溪,后溪通督脉,嘱患者活动活动腰部,几秒钟就好了,那我还有必要取其他穴吗,我们没有必要。所以,取单穴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就没有必要用多穴。再比方说胃痛,胃痛取足阳明经的郗穴梁丘,甚至不用针,用手按一下就有效,它就不痛了,你还有必要去配足三里、配中脘吗?没有必要嘛,因为郗穴专门治疗急症,急性的胃痛取郗穴,取足阳明胃经的郗穴梁丘效果特别好,我在临床当中百试不爽。所以说,也没有必要再配它穴,一穴就可以了,这是单穴方。发病比较急的,取单穴运用地非常广泛,但是,手法要到位,手法不到位,针下去,没有胀感,没有刺激感,连穴位都没有扎到,那肯定没用,我们针灸讲究气至病所,要有胀感或者酸麻或者放电感,都属于得气。

好,我们看一下第二个双穴方。

有两个俞穴组成的针灸处方我们称之为双穴方也称之为对穴方,两个俞穴配偶组合,在治疗上互补,在治疗力度上增强,取得更为快捷,更为理想的治疗的治疗效果。

比方说,《灵枢·厥病》有这么一段话,“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你看行间、太冲,它都属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两个距离也很近,这两个穴位作用类似,它是类似于相须为用。打个比方,比如说荆芥、防风,它们都能祛风,但是,荆芥防风在一起之后,它的祛风解表作用就增强,其实它们的作用类似,而太冲和行间也是这样,太冲和行间,它们这些双穴方也相当于中药的相须为用。它还有另外这么一段话,“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也就是说,用大都和太白双穴来治疗“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而大都和太白都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而且两个穴位也离得很近,也类似于荆芥防风相须为用。再比方说,《标幽赋》有这么一段原话,“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申脉与金门在哪里?在足太阳膀胱经的脚上,申脉与金门也和荆芥防风一样,也属于相须为用。那么,为什么头风头痛,用申脉和金门这一对穴位?申脉和金门都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足太阳膀胱经属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当然,头风头痛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可以找到穴位未来进行治疗。头风头痛,大部分应该是后头痛,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脚部、背部到后头部,通过针刺申脉和金门,就可以调节本经,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上病下治,有这么个理论在里面,头风头痛,属于太阳经病变的可以在脚上,在本经找到申脉和金门两个穴位(刺之)。

我们临床常用的双穴方常用的配伍方法有表里配穴法、原络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等等,也可以组成针灸双穴方,临床用于治疗相应的病症,配伍得当,效果显著。

比方说,表里配穴法,肝与胆相表里是吧?我们在肝经上取太冲,在胆经上取阳陵泉,这种太冲和阳陵泉的配方,有时候有点类似于小柴胡汤,有时候类似于龙胆泻肝汤,它就是一种表里配穴法,刚才引用的一些原文,几乎全部都属于这一个本经取穴,两个穴位都是本经的,而且离得很近。

好,我们再举一个原络配穴法的例子,比如说,肝火旺引起的头痛、目赤、耳鸣,肝火旺,影响到胆而导致肝胆火旺,时候,因为是肝先病,所以我们先取肝经原穴太冲,而胆后病我们配一胆的络穴光明,太冲配光明就是一个原络配穴法。再比方说心火下移小肠,方剂选用导赤散,是心先病,所以我们行取心经的原穴神门,而小肠后病,所以可以取小肠经的络穴支正,神门配支正也是原络相配。又比方说,由于脾虚引起的泄泻,食欲不振,我们可以选用脾经的原穴太白配合胃经的络穴丰隆,太白配丰隆也是一种原络相配。

比方说,八脉交会穴的配穴,用内关配公孙、外关配足临泣、列缺配照海、后溪配申脉,这都是两穴相配的。例如心胸胃脘部病症,可以选用公孙配内关;头项、腰、背疼痛可选用后溪配申脉。

我们再看看俞募配穴。

俞募配穴,比方说肝的病变,我们可以选肝俞和期门;而胆的病变,我们可以选胆俞和日月;心的病变,我们可以选心俞和巨阙;小肠的病变,我们可以取小肠俞和关元。

我们再看看原原配穴,原穴与原穴相配。

比方说,肝经的原穴太冲配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用太冲和合谷配起来,它可以治疗很多疼痛,有一些针灸麻醉(也可以运用),上合谷下太冲相配,上下相配也是原原相配,比如说很多结石的疼痛、剧痛,用了常规针法或者是配穴不行,但是用太冲配合谷效果就非常好。

我们再看一下俞穴和原穴配穴。

俞原相配,比方说气虚咳喘,我们用肺的背俞穴,肺俞与肺经的原穴太渊相配;肾虚而导致遗精,我们可以取肾的俞穴肾俞和其原穴太溪。

我们再看一下募穴和合穴配穴。

募穴和合穴,比方说胃脘痛,我们可以取中脘和足三里;肠鸣下利或者便秘,我们可以取天枢和上巨虚,这都是募穴和合穴相配,下合穴募穴是指同腑的募穴和下合穴相配。如天枢配上巨虚、中脘配足三里、关元配下巨虚、中极配委中、石门配委阳、日月配阳陵泉。

另外还有郗募配穴,郗穴和募穴配合。比方说,中脘配梁丘是郗穴和募穴相配来治疗胃痛。

还有郗穴和八会穴相配的,你比方说,气逆咳血,我们用孔最来配膻中,孔最是郗穴,治疗急性症疾病和血症,而气会膻中,所以气逆咳血用孔最来配膻中,在肺癌的治疗中可以用到。而崩漏不止,可以用地机配膈俞,地机是郗穴而膈俞是血会,所以它可以治崩漏。

我们再看一下原合配穴,是指原穴与合穴或者下合穴配合应用的。

比方说,合谷配曲池可以治疗风热而导致的头痛、鼻衄、牙龈肿痛等等。太白配阳陵泉可以治脾虚湿盛而导致的食少便溏,下肢浮肿等等。

好,我们看一下第三个多穴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俞穴组成的针灸处方,我们称之为多穴方。由于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一些疾病,针灸治疗需要多个俞穴配伍组合而成,多穴方是临床最常用的处方,不少针灸医籍设计针灸处方时,其内容多以多穴方为主,有的多穴方成为古今治疗某些病症的效方、验方。

比方说《*帝明堂灸经》这本书中记载的中风半身不遂,语言骞涩的灸法治疗,有这么一段原话,“宜于七处,一起下火,各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他说,宜于七处,一起下火,七处是指百会、耳前发际也就是上关,肩井、风市、足三里、绝骨、曲池,而绝骨就是悬钟。也就是说,“宜于七处,一起下火,各灸三壮”七处是指七处俞穴,就是百会、上关、肩井、风市、足三里、悬钟、曲池,而且,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

好,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按俞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

由于医者的体会不同,就俞穴位置与病位的位置而言,可以分为局部处方、远端处方和远近结合处方三类。

好,我们先看一下,病位局部处方。

以病位的局部或临近的俞穴组成的处方及病位局部处方。比方说咳喘证,我们以肺俞、风门、天突、膻中所组成的处方,就属于这一类。比如说《百症赋》这本书里有这么个记载,“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这么一个小歌诀,“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局部处方的适应证,可以用于局部的疼痛,比方说腰扭伤在压痛点或者是自觉疼痛点,用毫针施以主力针法;腱鞘囊肿在局部用火针点刺等等,这都属于病位局部处方,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全身疾病,比方说,中脘、梁门、脾俞、胃俞组成的治疗脾胃病的处方,除了治疗胃脘疼痛之外,还可以治疗由于脾胃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多种病症。

好,我们看一下第二个定位远端处方,

某一部位患病后,根据经络与脏腑的联系,不在局部选穴,而完全选取与病位较远的俞穴所组成的处方远端处方,比方说,同样是咳喘的话,我们选尺泽、鱼际、列缺、合谷、曲池,就是远端的。《玉龙歌》里有这么一句原话,“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工。”

好,我们看一下第三个远近结合处方。

某一部位患病后既在病患处的局部临近选穴,又根据经络与脏腑的联系,在循取距离病位较远的俞穴共同组成的处方,我们称之为远近结合处方。这类处方最常用。我们还是以咳嗽为例,我们可以用肺俞、风门、天突、膻中、鱼际组成的远近相配的处方以治之。《杂病歌》有这么一段原话“咳嗽列缺与经渠,须用百壮灸肺俞,尺泽鱼际少泽穴,前谷解溪昆仑隈.膻中七壮不可少,再兼三里只相宜。”那么这组处方,不仅有远近配穴,更有多穴方、同步组穴、同经组合,前后组合等多重内容。

好,关于针灸处方学第一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讲针灸处方学的选穴原则,配穴方法,组方规律等等。

编辑:束新飚

审核:李敏

武汉李敏中西医结合科诊所

武汉李敏中西医结合科诊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八方路97附

本文有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未标明出处,首先对原作者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胜兵针灸处方学连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