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6岁女孩小辛(化名)突然出现左侧后牙龈疼痛难忍,同时还伴有流*色脓液现象,到第医院检查发现是智齿出了问题,“早知道是智齿,我应该早点处理了”。
据小辛介绍,近期学习压力较大,忙得她晕头转向,最早牙龈发作是在年12月29日那天,“一起床感觉疼得很厉害”。刚开始以为上火了,跟家人说了后自行吃药还是不管用,接着又有*色脓液流出。
等到今年1月2日,实在无法医院诊治,结果不检查则已,一检查吓了她一大跳,原来是左下颌骨未长出来的一颗智齿,在发炎感染周围组织后形成了一个包裹性囊肿。术中,医务人员将连同智齿在内、直径为3.5厘米的囊肿完整地切了下来。住院治疗四天后,小辛于1月6日康复出院。
据了解,智齿被称为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晚长出的牙齿,一般有1至4颗不等。由于智齿一般在18到24岁开始萌出,这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因此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智齿”。
在第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主治医师曾宾华看来,智齿之所以容易出问题,跟劳累、不规律作息、免疫力下降等有关,可导致龋齿、炎症、囊肿,甚至败血症等继发性疾病。为此,她建议,如果智齿位置、方向正常,且有正常的咬合关系、无发炎疼痛、无龋坏,就可以保留。倘若反复疼痛,还出现如前倾、后倾、水平、倒置等阻生情况,则需尽早拔除。
(来源:闽南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3月10日星期三
辛丑年正月廿七
大家都知道如果房屋着火十分危险,其实五脏“着火”也一样不可大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容易着火的五脏有哪些,以及该如何灭火?
?
01〡胃火
胃虚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渴,大便有的时候也会干。另外,最最典型的特点,是出现胃疼,有时候胃会不舒服。
这个不舒服是什么样的呢?不是胃疼得直不起腰来了,而是胃总有饿的感觉,总是像没吃饱一样,可是吃饭的时候又不想吃,吃不进去,这就是典型的胃阴虚,就是胃的虚火旺。
胃的实火,除了牙疼、牙龈肿、有时会起溃疡以外,还会口渴,特别喜欢吃凉的,另外就是大便干燥。
◇调节方法:
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
?艾灸去胃火——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泻胃火。
艾灸或按摩内庭穴可去胃火,饕餮美食引起的消化不良、便秘、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揉内庭穴来缓解。
02〡肝火
肝虚火主要症状为眼睛干涩、手脚心发热,烦躁。晚上有的时候会出汗,尤其是后半夜睡着的时候出汗。
肝实火主要症状为眼睛红、肿、疼以外,还会烦躁,容易发火。肋部胀痛,口苦,口渴,大便干燥。
◇调节方法: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
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肝虚火者可用枸杞菊花茶(除了野菊花其他菊花也可),或者服用杞菊地*丸。
肝实火旺者可用炒熟的决明子泡茶或者野菊花泡茶,也可服用知柏地*丸。不宜吃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免火上浇油。
?艾灸去肝火——太冲穴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有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之效,艾灸或按摩太冲穴,能让人的心情平静,太冲穴也被人誉为“人体自身的菊花茶”。
03〡心火
表现症状为心烦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血、口舌生疮、肌肤疮疡。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失眠、梦多、舌尖红、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舌尖起泡,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调节方法:
对于实火我们可以用莲子芯泡茶,或者食用苦瓜,也可服用牛*清心丸;对于虚火我们可以用酸枣仁,枸杞,再加上五味子,一起煮水喝,以滋养心阴达到灭火的作用。
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用。
百合微寒无*、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用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
心火旺者还可常喝竹叶、甘草、灯心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艾灸去心火——少府穴
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荥穴主身热,可以为身体滋阴降火,所以它清心泻火的功能特别强,对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夜不能寐、面红目赤、小便赤*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04〡肺火
表现症状为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调节方法: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不妨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冬笋等,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过深呼吸和主动咳嗽,帮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强免疫力。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另外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有效清洁肺部。
?艾灸去肺火——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艾灸或按摩合谷穴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可缓解牙龈肿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状。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物、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服(试)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