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外感发热,临床上最常用。因外邪发热病在于表,称为表热。外邪的种类不一,性质不同,发汗仅是一个基本法则,具体应用上必须诊断是哪一种外邪,然后选用哪一类方剂。一般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就是把有发汗作用的辛味药物里兼有温性或凉性的药物,取其发汗中有祛寒或清热的功效。前者用于感受风寒,后者用于感受风温,两者包括伤风感冒及伤寒、温病初期证候。
风寒和风温的鉴别诊断: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而数;
风温:发热,恶风,自汗出,头胀,口干,舌苔薄*,脉象浮滑而数,或两寸独大。
因表证与肺脏有密切关系,故不论风寒或风温,均有喉痒、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但风温不像风寒的严重,而且鼻孔常有热感,咯痰不爽利,或觉咽喉肿痛。
辛温发汗剂如麻*汤、香苏饮,辛凉发汗剂如银翘散、桑菊饮。这类方剂里并非单纯用辛温或辛凉性质的发汗药,而是配合止咳、清头目等药物在内,故汗后多数症状随着消失,易于恢复健康。同时也用了一部分解*、和胃药,对胃肠没有副作用,不致引起纳呆、恶心等不良反应。
湿邪、燥邪、暑邪也能引起发热,因其同属表热,治疗原则不例外。
湿邪发热:多因感冒雾露之邪,伴见头胀如裹,胸闷,一身烦疼,可用神术散;
暑邪发热:皮肤如蒸,伴见头痛头重,倦怠,烦渴,可用加味香薷饮;
秋燥发热:热势不甚,伴见鼻干,干咳,口唇枯燥脱皮,可用桑杏汤。
其他伴有发热的病证:
痄腮:耳前后漫肿疼痛,在辛凉解表基础上用柴胡葛根汤;
乳蛾:咽喉红肿,咽饮梗痛,在辛凉解表基础上用甘橘射干汤;
赤眼:目红,迎风流泪,在辛凉解表基础上用洗汗汤;
牙痈:牙龈肿痛化脓,在辛凉解表基础上用泻*散。
凡是外邪引起的发热表证,初起均有恶寒,此时发汗为主,不可见热就清热,如果清凉抑遏,反而使表邪不易透达而传里。
《医学心悟》论汗法,提出了当汗不汗,不当汗而汗,当汗不可汗,以及汗不得法等,说的相当具体。
二、调和营卫退热法适用于伤风发热。《难经》说:“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卫分受了风邪,引起发热、鼻塞、自汗出,形成卫强营弱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病的主要病因——风邪祛除,才能营卫和谐。所以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在于解表。典型方剂桂枝汤,桂枝祛风,白芍和血,生姜发表,红枣补中。调和营卫是增强本身功能来驱邪外出,宜于体弱邪轻的患者,如果对于一般伤风发热证,放弃发汗而强调调和营卫,也是不恰当的。
对于偏向阳气虚弱,平时畏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则,常用桂枝汤酌减桂枝用量,加入*参或*芪或当归之类,效果良好。
三、清气退热法适用于气分热证。这种证候最多见。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初步在肺:身热持续,不恶寒,进一步到胃: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均伴有口渴引饮,舌苔薄*,脉象滑数。特别是邪热入胃,脉转洪大,渴欲冷饮。这时候不能再发汗,汗后有阳亡阴竭的危险;也不可早用养阴,防止阴遏阳伏的病变。在肺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石膏;在胃用白虎汤。这方法主要是采用微辛甘寒的药物,一方面保持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仍从肌表缓缓透泄。
表邪传里后的发热属于里热,主要用清法,清法又分甘寒和苦寒。比如里热出现心烦、错语等症,不是甘寒所能胜任,便用*连解*汤等苦寒剂。
甘寒:使邪从汗解,主清肺胃之热,能生津。
苦寒:使邪从下泄,泻三焦之火,从燥化而伤液。
发病初期,不宜早用芩、连之类。
END图片
网络
编辑
小京
扫码立即